典午是什么意思,典午的解释


词语导航

基本信息

简体:典午

拼音:Dian Wu

繁体:典午

编码:%e5%85%b8%e5%8d%88

基本解释

1."司马"的隐语。《三国志.蜀志.谯周传》:"周语次﹐因书版示立"典午忽兮﹐月酉没兮。"典午者﹐谓司马也;月酉者﹐谓八月也。至八月而文王(司马昭)果崩。"晋帝姓司马氏﹐后因以"典午"指晋朝。 2."司马"的隐语。指司马之官职。

词语分解

: 典diǎn可以作为标准的书籍:典籍。字典。词典。经典。引经据典。标准,法则:典章。典制。典故( wWw.wenTIyi.CoM

: 午wǔ地支的第七位,属马。用于计时:午时(白天十一点到一点)。午间。午饭。午睡。午休。午夜(

网络解释

典午 [diǎn wǔ]

“司马”的隐语。

《三国志·蜀志·谯周传》:“ 周 语次,因书版示 立 曰:‘典午忽兮,月酉没兮。’典午者,谓 司马 也;月酉者,谓八月也。至八月而 文王 ( 司马昭 )果崩。” 晋 帝姓 司马 氏,后因以“典午”指 晋 朝。《晋书·安帝恭帝纪论》:“是以 宋高 非典午之臣, 孙恩 岂金行之寇。” 明 胡应麟 《少室山房笔丛·史书佔毕四》:“当涂为 魏 ,典午为 晋 ,世率知之,而意义出处,或未明了。案……典,司也;午,马也。” 柳亚子 《南社会于虎丘之张东阳祠,诗以纪之》:“莫笑过江典午鯽,岂无横槊 建安 才!”

“司马”的隐语。指司马之官职。

北周 庾信 《哀江南赋》:“居笠轂而掌兵,出兰池而典午。” 唐 颜真卿 《鲜于公神道碑铭》:“ 邵阳 典午, 汉阳 紆组。” 宋 陆游 《老学庵笔记》卷十:“ 宋文安公 《自禁庭謫鄜畤》诗云:‘九月一日奉急宣,连忙趋至閤门前。忽为典午知何罪,謫向 鄜州 更憮然!’盖当时謫黜者,召至閤门受命乃行也。”

相关词语

典开头的相关词语:典案 典奥 典宝 典贲 典边 典变 典兵 典博 典簿 典裁 典册 典策 典常 典成 典城 典程 典传 典辞 典爨 典达 典当 典当 典地 典定 典度 典法 典藩 典范 典坟 典该 典干 典诰 典故 典雇 典冠 典核

午结尾的相关词语:傍午 冲午 舛午 当午 抵午 端午 蜂午 贯午 过午 交午 近午 倦午 罗午 旁午 平午 破午 日午 晌午 赏午 上午 亭午 庭午 停午 头午 午午 下午 饷午 向午 歇午 夜午 映午 逾午 月午 乍午 正午 中午

版权声明:问题易所有作品(图文、音视频)均来源网络,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,与本站立场无关,如不慎侵犯了你的权益,请联系我们告知,我们将做删除处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