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活着》读后感800字

导读:《活着》读后感今天把余华这本《活着》读完了。有的人看了标题估计笑了,啥时候了,还写读后感?& 8203;还在校读书哪?我也不想怼有这类想法的人。我知道

《活着》读后感

今天把余华这本《活着》读完了。


有的人看了标题估计笑了,啥时候了,还写读后感?​还在校读书哪?
我也不想怼有这类想法的人。我知道,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,金钱充斥了人们的头脑,灵魂与肉体早就不是一体。一个连静下心来读书写字的时间都显得奢侈的人,看到这里你真的可以退出去了。
《活着》这本书是2019年3月网购的,到今天刚好过去一年不止。因为听闻读过的朋友讲,泪点低的人不要去看这本书,所以一直不敢翻开。今年受疫情的影响,闹书荒,在收拾抽屉的时候找到的这本书。
这本书的封面是黑色的,这个估计是编辑的意愿,跟内容很搭调。我记得这是我买的第二本封面是黑色调的书,第一本没记错的话是《黑洞》。

黑色代表沉重,我也就准备着沉重的心情读这本书(读书带着情绪才能快速入内容)。这本书薄,全文也就184页,我前后用了三个下午就读完了。整本书给我的感觉就是朴实,没有用华丽的语言和修辞,没有煽情。读完了,感觉作者余华用摄像机聚焦一个叫福贵的人,摄下了他的一生。摄影没有剪辑,没有背景音乐,没有添加任何东西,只有实录。

福贵从地主家公子沦为赌徒,输光家产,被迫参军,经历炼铁,饥荒,白发人送黑发人,最后只剩下自己。全文都在历史的拐点聚焦福贵,线索简单,没有复杂的人物关系,从一而终,在福贵身上,倒霉的事情一件连着一件,但是福贵一直挣扎着硬是没有倒下,最后孤独一人,以牛为伴。读完是震撼的,觉得命运对福贵很不公,也令人想起一句话:有的人只是活着,就已经拼尽全力。
读完后我将之前读过的《白鹿原》做了比较,《白鹿原》也是在历史的节点上写故事的。有人说《白鹿原》是现代版的《石头记》,写了白、鹿两家的兴衰。它更接近我的爷爷奶奶那一辈人的经历,有些东西在上了年纪的人(60-80岁)嘴里都能在书中寻到蛛丝马迹,所以历史感,真实感还是很强的。且书中人物关系复杂,人物的爱恨情愁,尔虞我诈像电影一样精彩,捋顺还是费点劲的。
如果说《白鹿原》是彩色电影,那么《活着》就是灰色甚至是无声电影。《活着》它没有《石头记》《白鹿原》那样宏大的家族勾勒,甚至只能说是对福贵一个人的勾勒。但是这种近乎实录的勾勒其实最能触动人心,读完了,感觉自己就是某个阶段的福贵,代入感很强烈,你在《石头记》《白鹿原》那里是找不到这种感觉的。
好了,最后说一下,我之所以没把《石头记》和《白鹿原》放在一起比较,一是水平有限,知识储备还达不到那个境界;二是《石头记》我没有读完,因为读的是原版(未删减,非白话文),文字晦涩,人物众多,最后读到林黛玉进大观园那里就读不下去了。而且据说毛主席读四大名著,光《石头记》就读了三遍。伟人尚且如此,我觉得我这个水平,真的达不到评论《石头记》的火候。
文末,留一句《活着》里我最喜欢的一句话结尾:【他喜欢回想过去,喜欢讲述自己,似乎这样一来,他就可以一次一次地重度此生了。】

版权声明:问题易所有作品(图文、音视频)均来源网络,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,与本站立场无关,如不慎侵犯了你的权益,请联系我们告知,我们将做删除处理!

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

相关推荐

  • 《爱的教育》读后感1600字

    《爱的教育》读后感 《爱的教育》是一部伟大的作品,我会将此书推荐给我的家人,孩子,和我的朋友。 先来欣赏一个片段,借着文字,让我们一起回到童年

    2020-07-29
  • 《老鼠报恩》读后感100字

    《老鼠报恩》读后感 《老鼠报恩》这个故事主要讲的是狮子的美梦被小老鼠打扰了,非常生气,于是气愤不平地要吃掉小老鼠。小老鼠向狮子表达要报恩的想法

    2020-07-29
  • 《海底两万里》读后感500字

    《海底两万里》读后感文 胡佳乐刚买来《海底两万里》的时候,我就对这本书的名字产生了误解,竟然把两万里误以为是水深。于是,带着对这本书的好奇,我开

    2020-07-29
  • 《浮生六记》读后感600字

    《浮生六记》读后感品《浮生六记》,看沈老爷子的神仙爱情。林语堂曾经说:陈芸(游鱼注:该书作者沈复的妻子)是文学史上最可爱的女人。在生活中,陈芸也是

    2020-07-29
  • 《赤伶》读后感1000字

    《赤伶》读后感台下人走过,不见旧颜色;台上人唱着,心碎离别歌这句歌词我想大家应该都知道,它频频出现在抖音、快手等一些短视频平台,这短短的一句话

    2020-07-2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