隐约是什么意思,隐约的解释


词语导航

基本信息

简体:隐约

拼音:Yin Yao

繁体:隱約

编码:%e9%9a%90%e7%ba%a6Www.weNtiyi.com

基本解释

①模糊不清:隐约听到|隐约其辞|风云忽飘荡,隐约闻箫鼓。 ②含义深而言辞简约:夫《诗》、《书》隐约者,欲遂其志之思也。

词语分解

: 隐(隱)yǐn藏匿,不显露:隐藏。隐匿。隐居。隐士。隐讳。伤痛:隐恻。怜悯:恻隐之心。现显

: 约(約)yuē绳子。拘束,限制:约束。约法。制约。约定俗成。共同议定的要遵守的条款:立约。?

网络解释

隐约 [yǐn yuē]

困厄;俭约。

《庄子·山木》:“夫丰狐文豹,栖於山林,伏於巖穴,静也;夜行昼居,戒也;虽飢渴隐约,犹旦胥疏於江湖之上而求食焉,定也。” 陈鼓应 注:“隐约含有逼困之意。”《楚辞·严忌<哀时命>》:“居处愁以隐约兮,志沉抑而不扬。” 王逸 注:“言己放於山泽,隐身守约。”《后汉书·赵典传》:“ 典 少篤行隐约,博学经书。” 李贤 注:“隐,静也。约,俭也。” 宋 曾巩 《学舍记》:“予之卑巷穷庐,冗衣礱饭,芑莧之羹,隐约而安者,固予之所以遂其志而有待也。”

谓义深而言简。

《史记·太史公自序》:“夫《诗》《书》隐约者,欲遂其志之思也。” 司马贞 索隐:“谓其意隐微而言约也。” 张守节 正义:“《诗》《书》隐微而约省者, 迁 深惟欲依其隐约而成其意志也。” 宋 欧阳修 《谢氏诗序》:“ 希孟 之言,尤隐约深厚,守礼而不自放。”

依稀不明貌。

南朝 梁 何逊 《初发新林》诗:“帝城犹隐约,家国无处所。” 唐 韩愈 《次硖石》诗:“试凭高处望,隐约见 潼关 。” 洪深 《赵阎王》第二节第三幕:“这已在林子中,远处鼓声隐约可闻。”

相关词语

阿隐 哀隐 安隐 樽约 坐隐 遵约 左思(约250-约305) 自隐 撙约 最大公约数 卓约 紫式部(约978-约1014) 自约 子为父隐 瑑约 隐藏 言约旨远 仙隐 字约 重约 中英南京条约 租约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中俄尼布楚条约 钟隐 中法黄埔条约 中美望厦条约 钟嵘(约468-约518) 中英烟台条约 质约 中俄伊犁条约 擿伏发隐 中俄瑷珲条约 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 中隐 至隐 职约 中俄密约 中美华工条约 制约 中法新约 止约

版权声明:问题易所有作品(图文、音视频)均来源网络,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,与本站立场无关,如不慎侵犯了你的权益,请联系我们告知,我们将做删除处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