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将是许多国家将级军官中高级别的军衔等级,最早的俄军上将军衔由彼得一世设立。根据1716年陆军条令规定,俄军上将担任总司令官,级别相当于元帅,有权领导将军“军事会议”。中国军衔制历史中,中华民国北洋政府时期、国民政府时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军队都有设立上将军衔。上将是什么级别的干部?小编就给大家讲一讲哦!

上将是什么级别的干部
根据《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军衔条例》规定,以下职务等级授予上将军衔:一、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;二、中央军事委员会委员;三、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、****主任。正大军区职等级也可以被授予上将军衔。
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晋升上将军衔主要有两种途径。主要为资深正大军区职将领集中晋升上将军衔(警衔)。2000年以前,正大军区职晋升上将军衔,主要以职务和军(工)龄做为主要评价标准,历次晋升的具体要求不尽相同。
2000年以后,原则上以“担任正大军区职满2年,同时晋升中将军衔满4年”为基本条件。由于还受名额的限制,因此也会出现个别例外的情况。
从1993年起,原则上每两年由中央军委举行晋升上将军衔(警衔)仪式。2007年以后,每年均有上将晋升。时间上也稍有推后,改在每年八一建军节前的7月中左右。
由于军委副主席和军委委员的编制军衔为上将,因此,其晋升原则上不受名额限制。但对于正大军区职将领晋升上将军衔,除了需具备前述的2个基本条件,还有总的名额限制。
2000年以后,在任正大军区职上将的数量不超过总数的2/3,也就是23-24名。每次正大军区职中将晋升上将军衔的名额以此为限。2008年以后,这一比例被压缩到不超过1/2,即16-17名。
上将肩章样式
军衔通常都是体现在肩膀上的肩章上。其中将官的肩章上嵌有金枝和金星,金星的数量代表了等级,三个、两个、一个金星分别代表了上、中、少三个将官。而校官和尉官则是由星徽和杠代表。
上将对应的肩章上缀有金色枝叶,并嵌有三个金星,不同的军种,肩章的边饰颜色也不相同。

上将军衔是副国级吗
上将是许多国家将级军官中高级别的军衔称号,但我国上将不是副国级。因为,副国级是国家级副职,而中国副国级职位如下:
1、人大副委员长,政协副主席,国家副主席,副总理,军委副主席;
2、2级干部: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、候补委员,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,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,中共中央纪委书记,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,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,国务院副总理,国务委员,全国政协副主席,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、最高人民法院院长,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。
总得来说,上将军衔相当于地方上的国务委员,和省长相比上将的级别更高,但不属于副国级职位。
上将待遇具体有哪些
1、工资待遇
在1955年授衔的时候就宣布过上将是属于行政五级,可以享受副国级待遇。目前军队干部实行“结构性工资制”,包括岗位工资、基本工资、工龄工资、职级工资,中将和上将的月薪相差1000元左右。
2、其他待遇
可享受住房、医疗、汽车配置、私人秘书等物质待遇。此外,还有军龄工资、护(教)龄津贴、军人职业津贴、工作性津贴和生活性补贴等。
本文语音版:版权声明:问题易所有作品(图文、音视频)均来源网络,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,与本站立场无关,如不慎侵犯了你的权益,请联系我们告知,我们将做删除处理!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