无乃尔是过与是什么意思

无乃尔是过与”的意思是:恐怕应该责备你们吧。

无乃:……与:恐怕……吧。

尔是过:责备你。

是:代词,复指,你。

过:责备 。

这句话出自:春秋时期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的《论语·季氏》中的《季氏将伐颛臾》。

《季氏将伐颛臾》是选自《论语》中的一篇散文,文中记述了孔子和冉有的一场对话,集中讨论鲁国贵族季氏企图发动战争,攻打小国颛臾的问题,明确表达孔子反对武力征伐,主张仁者爱人”的思想。全文虽由对话构成,但语言流畅,富于变化,有浓厚的论辩色彩。

相关原文:

冉有曰:今夫颛臾,固而近于费。今不取,后世必为子孙忧。”

孔子曰:求!君子疾夫舍曰‘欲之’而必为之辞。丘也闻:有国有家者,不患寡而患不均,不患贫而患不安。盖均无贫,和无寡,安无倾。夫如是,故远人不服,则修文德以来之,既来之,则安之。今由与求也相夫子,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,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,而谋动干戈于邦内。吾恐季孙之忧,不在颛臾,而在萧墙之内也。”

相关译文:

冉有说:颛臾,城墙坚固,而且离季孙的采邑费地很近。现在不把它占领,日后一定会给子孙留下祸害。”

孔子说:冉求!君子讨厌那种避而不说自己贪心却一定另找借口的态度。我听说过:无论是有国的诸侯或者有封地的大夫,不必担心财富不多,只需担心财富不均;不必担心人民太少,只需担心不安定。若是财富平均,便没有贫穷;和平相处,便不会人少;安定,便不会倾危。做到这样,远方的人还不归服,便发扬文治教化招致他们。他们来了,就得使他们安心。如今你们俩辅佐季孙,远方的人不归服,却不能用文治教化招致;国家支离破碎,却不能保全;反而想在国境以内使用武力。我恐怕季孙的忧愁不在颛臾,却在萧墙里面。”

本文语音版:

版权声明:问题易所有作品(图文、音视频)均来源网络,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,与本站立场无关,如不慎侵犯了你的权益,请联系我们告知,我们将做删除处理!

相关推荐

  • 别董大的意思和解释是什么

    《别董大》中别是送别的意思,董大指董庭兰,是唐代当时有名的音乐家,在其兄弟中排名第一,故称董大。《别董大》是一首诗。是高适与董大久

    2022-12-02
  • 长门赋表达了什么意思

    解答:长门赋表达了陈皇后被遗弃后苦闷和抑郁的心情,艺术表现上反复重叠,表达女性感情极其细腻,是一篇优秀的骚体赋。简介:《长门赋》最

    2022-12-02
  • 何不食肉糜讽刺了什么

    解答:何不食肉糜讽刺了那些处境比对方优越,说话不切合实际,体谅不到对方的难处的人。这句话出自晋惠帝,讽刺的是他自己,意指其痴呆不能

    2022-12-0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