滕子京为什么被贬到巴陵郡

“庆历四年春,滕子京谪守巴陵郡……”滕子京为什么被贬谪巴陵郡,这里小编就给大家讲一讲哦!

滕子京被贬:

庆历三年(1043年)九月,滕宗谅调京不久,驻扎在泾州的陕西四路马步军都部署、经略安抚招讨使郑戬告发滕宗谅在泾州滥用官府钱财,监察御史梁坚对其进行弹劾,指控他在泾州费公使钱十六万贯,随即遣中使太常博士燕度前往邠州勘察此事。滕宗谅一时慌乱,怕株连无辜,将账本和抚恤名录等全部烧光,反将罪名坐实。泾州挪用公款案”(后查实纯属冤案)闹得沸沸扬扬,时任参知政事的范仲淹及监官欧阳修等都为滕宗谅辩白,极力救之,使得滕宗谅仅官降一级,仍充任天章阁待制,贬为凤翔府(今陕西省宝鸡市境)知府,后又贬为虢州(今河南省灵宝市境)知州。

庆历四年(1044年)春,御史中丞王拱辰不断上奏参劾滕宗谅,致其被贬知岳州(今湖南省岳阳市一带),到巴陵后,不计个人荣辱得失,以国事为重,勤政为民,修筑防洪长堤、重修岳阳楼等受到百姓称赞。

人物介绍:

滕宗谅(991年—1047年),字子京,河南府(今河南省洛阳市)人,北宋政治家、文学家、词人。

滕宗谅为北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(1015年)进士,初任潍、连、泰州从事,助好友范仲淹主持筑捍堤堰,迁当涂(今安徽省当涂县)、邵武(今福建省邵武市)知县。天圣九年(1031年),由大理寺丞贬至闽北邵武县。历任大理寺丞、左司谏、天章阁待制、礼部员外郎,后坐言官禁事不实,降尚书祠部员外郎、知信州。庆历七年(1047年),滕宗谅由于治理岳州(今湖南省岳阳市一带)有功,调任为江南重镇苏州知州,上任后不久逝于任所,终年五十七岁。

滕宗谅一生清正廉明,勤政为民,政绩卓越,任职岳州期间被同朝文学家王辟之赞誉治最为天下第一”。

本文语音版:

版权声明:问题易所有作品(图文、音视频)均来源网络,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,与本站立场无关,如不慎侵犯了你的权益,请联系我们告知,我们将做删除处理!

相关推荐

  • 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是在哪一场战役中

    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是在威海卫战役。1895年1月,日军两万人在山东荣成湾登陆,偷袭威海卫炮台,并以军舰封锁东、西港口。陆上防备亦未加强,

    2022-11-23
  • 李叔同的送别蕴含了什么情感

    《送别》实际上是用无所明指的象征,传达出李叔同送别朋友,感悟人生、看破红尘的觉悟。所以,《送别》不仅仅是朋友之间挥手相送的骊歌;而

    2022-11-23
  • 以人为本是什么意思

    以人为本,是胡锦涛同志提出的科学发展观的核心,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。过去的发展观认为,发展就是经济的快速运

    2022-11-23